
次閱讀
身為設計師,我們常在初次丈量時發現:屋主對系統櫃的價格其實沒概念,只抓著「一尺多少錢」問,卻忽略了內部配件、封邊做法、門片材質才是真正決定價格的關鍵。
更常見的是,一邊裝一邊追加:「這邊加抽屜好嗎?」「可以做到頂嗎?」每一個「好啊」背後,其實都在改變預算結構。
想讓裝修預算穩定、不超支,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壓低單價,而是把需求講清楚、把報價看仔細,這也是我們設計師最想替你守住的第一道關卡。
一、系統櫃報價的真相:便宜的是空殼,貴的是細節
多數人詢價時會問:「一尺多少錢?」但這個問題本身就容易誤導。系統櫃是一種半客製化產品,真正影響價格的,不只是外觀尺寸,而是裡面的構造和配件。
舉例來說:
一個看起來一樣的衣櫃,若是含門片、抽屜、拉籃、吊衣桿與緩衝五金,價格可能是只做空櫃體的「兩倍以上」。
如果門片從一般美耐板改為晶鑽板或造型烤漆門,價格也會瞬間翻倍。
有些屋主在施工中才想到要「做到頂」、「轉角也要收滿」,這些變更都代表追加工、追加料,自然追加錢。
我們常見的情況是:尺寸沒變,但內容變了,價格就變了。
二、常見導致預算變動的關鍵項目
為了幫助屋主釐清報價的「變貴點」在哪裡,我們彙整了最常見的五大預算變因,並以設計師現場經驗做說明:
三、設計師的提醒:預算控制從「說清楚」開始
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,很多預算問題都不是工程變數造成的,而是「需求沒定清楚」、「報價沒講白」:
設計初期就要確定櫃體功能與數量
不要邊做邊追加。越晚決定,成本越難控制。要報價,不只是要單價,而是要細節
要求報價明細列出門片材質、五金品牌、內部配置,才能真的知道你買了什麼。把你對質感的想像具體化
如果你心中想像的是全室白色鏡面門片,但報價只有貼皮門片,那最後預算當然會失控。比價前,先比需求有沒有比對齊
不同廠商給你的價格如果項目規格不一致,根本無從比較。
這些變動看似微小,但在施工現場實際發生時,往往會連動其他項目同步調整,進而推升總預算。
四、設計師的提醒:預算控制從「說清楚」開始
對設計師來說,預算超支往往不是因為裝修出錯,而是前期沒講清楚、後期又持續追加。
以下幾點,是我們常提醒屋主的實務守則:
設計初期就要確定櫃體功能與數量
不要邊做邊加。越晚決定,越難控制價格。報價不只看單價,要看內容明細
每一份系統櫃報價單,都應詳細列出櫃體規格、門片材質、五金品牌與配件項目,避免日後因為模糊不清導致誤會。你想要的質感,請先說清楚
想像是「高質感簡約白」,結果卻報的是「基本門片無緩衝五金」,自然會落差巨大。比價前,務必比「內容」不是比「價格」
不同廠商使用的材質、門片厚度、收邊做法都可能不同,價格無法一刀比到底。
最後:預算不失控,從溝通開始
系統櫃報價越做越高,不一定是誰亂開價,而是需求在過程中不斷變動,而報價又缺乏透明與細節控管。
站在設計師的角度,我們最希望的是——從一開始就和屋主並肩思考,釐清功能、明確材質、設定預算範圍與變更空間,讓整體規劃有序、施工無雷。若你也在規劃裝修,歡迎諮詢【亞晨室內裝修】團隊,透過合格設計與施工雙證照,從丈量、設計、報價到完工交付,流程透明、細節到位。我們不僅重視美感,更重視實用與預算控制,擅長替屋主把關看不見的細節,把錢花在刀口上,避免裝修中途預算失控,打造專屬於你的理想空間。
總之,無論是整體空間規劃、局部系統櫃設計,或是老屋翻修與新屋入厝,我們都能提供量身打造的整合服務,幫你做出真正符合生活需求的選擇。